缤纷华夏/东江源的客家风情\伍俊飞

新闻要闻 2025-09-15 05:49:44 3

  图:阳光照耀下的缤江西赣州三百山景区东江源。\新华社

  “江西九十九条河,纷华只有一条通博罗。夏东食饥息劳网”这古老的江源家风俊飞歌谣在赣州人口中流传了不知多少春秋。当我站在桠髻钵山山巅时,情伍才真正明白这歌词的缤分量。山风拂过万顷林海,纷华绿色波涛一直延伸到天际线的夏东尽头。就在这武夷山脉与九连山脉交汇之处,江源家风俊飞一道清泉从石缝中汩汩涌出,情伍汇聚成溪,缤这便是纷华东江的初始──珠江流域的起点之一,年流量十八点三亿立方米的夏东生命之源,流向粤港,江源家风俊飞食饥息劳网哺育着下游四千万生灵。情伍

  旅行车在青嶂间穿行,车窗上时时掠过竹海的翠影,教人想起板桥墨竹的韵致。河水蜿蜒在脚下,水色清极,卵石历历可数,恍若谁人遗落的一串碧玉。河水色澄明如练,在群山中千回百转,串起那些散落在山坳里的客家围屋。客家人筑屋,最讲究聚族而居。围屋静卧在竹海深处,青砖黛瓦已浸染百年风霜。我抚过门楣上模糊的雕花,仍可辨出当年匠人的精细心思。中轴线上厅井格局依然分明,天井里一方阳光斜斜倾泻,恍见瑞狮贺岁的盛况──瑞狮在爆竹与锣鼓声中腾跃,彩绸翻飞如流虹。客家人竟将猛兽的威猛与居所的安稳糅合得如此天成。

  老城村的卵石巷湿漉漉的,雨脚初收,苔痕沁出幽绿。忽闻“咚、咚”声响,如古寺晨钟,循声觅去,见赤膊汉子抡木槌击打石臼,鱼肉渐化作莹白玉膏。这便是捶鱼了──千锤方得一味韧滑。木槌起落间水珠四溅,在晨光里散作细碎虹霓。转角酸酒鸭的香气缠住行人脚步。店主掀开蒸笼,麻鸭通体金黄,浇上特制酸酒汁,辛香直钻鼻窍。夹一箸,皮肉间凝着琥珀色冻脂,酸辣里透着米酒的微甘。千百年前客家人南迁,以酒防腐的智慧,竟成就这般隽永滋味。

  城隍庙前茶戏正浓。旦角水袖轻扬,丑角屈膝蹑足,活脱是采茶人攀山模样。唱词多用土白,外地人听不真切,但那抑扬顿挫的调子,却像山涧溪流般自然淌进心里。老票友眯眼打着拍子,膝上孙儿吮着手指,戏里戏外都是人间烟火。

  柯树塘山峦中,当年稀土矿留下的“白色伤疤”,如今梯级淨水池如碧玉连环,油茶林间光伏板列阵,蓝晶晶映着晚霞,倒像是大地的补丁绣了银边。林场的雾气未散,林下阴湿处,灵芝撑开棕褐色小伞,林菌繁茂共生,倒应了《齐民要术》“顺天时,量地利”的古训。拱桥静卧在九曲河碧波之上,两岸青山脚下翠竹依依,柳丝绵绵,远处竹楼亭阁,有客家女子轻歌曼舞。桥下流水载着竹叶,悠悠向下游漂去,不知要经过多少重山峦才到得香江。

  乘缆车登三百山,铁匣子晃晃悠悠攀升。原始森林在脚下展开,树冠如无数绿手掌托着轿厢。及至峰顶,铜鼎赫然入目,铭文细述东江润泽粤港的因缘。玻璃栈道悬在崖壁,游人踏上去竟似凌空蹈虚。忽闻水声轰鸣,望天瀑自云间垂落,飞沫随风拂面,清凉直透衣衫。脚下百米深渊,翠谷如巨幅青绿山水铺展。行至中段,风骤起,铁索轻摇,胆怯者紧抓护栏,孩童却嬉笑着跑跳。又见观音石像立于对面峰巅,衣袂飘举,默默俯视这惶惑众生。

  归途路过荷塘,田田荷叶间立着几枝迟开的芙蕖,暗香浮动中,恍见白鹭掠过水面,翅尖蘸着银辉,向炊烟袅袅处翩然而去。我细品旅行车上储存的东江源泉水,清冽瞬间抵达肺腑。这水流过赣州脐橙园,润泽岭南荔枝林,最终汇入维多利亚港的灯火。客家人常说“饮水思源”,此刻方知,这“源”不仅是地理的起点,更是对幸福生活来处的感念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huangshan.vastlyrics.com/html/437c48099082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环比增长0.91% 截至8月份外汇储备规模超3.3万亿美元

前四月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.3%

经济光明论丨张向宏:从三组数据透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

民营经济活力持续提升

中国同东盟累计双向投资超4500亿美元

友情链接